欢迎进入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官方网站!
关注我们
特色案例

“阿郎卫士”文化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365实践育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品牌案例总结报告

2007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化工与制药学院环保党支部在学习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论述时提出应利用专业优势组建师生党员先锋队开展活动,随后成立环境保护、健康服务、职业安全3支队伍开展了系列活动。同年,学校团委成立了礼仪协会、设置文明监督岗等方式开展文明素养教育。2010年将该项活动取名为“阿郎卫士”,“阿郎”源于金华传统方言,意为“我们的”,故品牌又称“我们的卫士”。2013年12月学校在制药学院召开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将该活动确立为学校“校园文化优秀品牌”,并将非遗保护纳入其中,形成环保卫士、健康卫士、安全卫士、文明卫士、非遗卫士5大载体的“阿郎卫士”。

2013年以来,每年以不同的主题和形式开展专业性社会服务活动,开设项目化课程,将“阿郎卫士”的活动纳入课程化教学,以“导师制”形式一对一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也介入其中,并结合地方产业、政府需求带领学生开展科学研究,使“阿郎卫士”从最初的体验式社会实践、专业技能的志愿服务、提升为纳入教学计划的创新课程、深入探究的科技研究四个层次的步步深化。

为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我们构建了角色体验、过程体验、环境体验3种体验,社团活动式、师徒结对式、上山下乡式、文化创意式、项目课程式、校企互动式等6种活动形式,以及学工、教学、科研、校企、宣传等5大部门协同的365实践育人体系,意喻365天育人。

经过11年的品牌发展,“阿郎卫士”已成为学校实践育人的一张金名片,荣获了团中央千校千项社会实践“最具影响”好项目、浙江省委宣传部和团省委共同主办的大学生“双百双进”十佳团队。该项目将育人贯穿于学生实践的全过程,浸润在专业教学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实践中研学专业知识,夯实专业技能,服务社会,同时更好地深化了师生的交流互动,实现了师生育人育己、共同成长的目标。

一、平台载体

1.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推动“阿郎卫士”全员化参与。由学校团委负责,以学生社团为主要载体,学校环保协会、安全协会、康复协会、分析协会、校礼仪队、非遗学会等相关学生社团,围绕“阿郎”“卫士”开展普适性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中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全员参与,活动形式体现趣味、注重体验、强化理念,在校学生人人能参与、人人肯参与、人人爱参与的全覆盖式普及。

2.搭建专业服务平台,推动“阿郎卫士”技术性服务。各专业党支部组建学生党员服务队,作为实施“阿郎卫士”主体项目的主要力量,队伍具备计划性强、标准度高、专业性精的特质,使服务工作常态化开展、专业化实施、系统化管理。5年来,相继开展了甲醛检测、五水共治、垃圾相亲会、蔬菜体检、污水疗养院、无人机巡河、“非遗”进校园、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并通过“义工银行”数字平台系统化管理活动进程,确保每项社会服务的质量。

3.搭建创新课程平台,推动“阿郎卫士”学分制深化。由教务部门协同各专业机构进行教学改革,开发创新课程、项目课程、技术服务课程等并纳入教学计划,将社会项目、企业项目、竞赛项目引入课程,对参加课程学习和参与企业、社会实践,参加学科技能竞赛的学生进行学分考核和认定。主要依托专业性社会服务公司、名师工作室等平台通过“师带徒”形式的“实践+育人”一对一教学。参与专业性公司服务社会人数达2000多人次;各类国家级技能竞赛获奖1000多人次。

4.创新科学研究平台,推动“阿郎卫士”成果化提升。由名师、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领航,依托自身科研平台,实施学校“工匠树人”计划,创新教学模式,精英式培育技术“工匠”。5年来,在导师帮助下,学生参与导师课题500多项,成功申报省新苗计划50多项,省挑战杯获奖6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科技类竞赛获奖60多项。

5.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阿郎卫士”品牌化打造。加强校际交流、国际交流丰富品牌内涵,从交流中学习,从学习中提升。近年来,协助浙江省文化厅、金华市文化局、“非遗”保护中心开展“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保护;与金华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举办2018金华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被浙江省文化厅、教育厅授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获批文化部非遗司支持建立“国家级非遗项目”高校创意工作室。与台湾高校师生走进金华社区开展环保志愿者活动,赴泰国西那瓦大学开展垃圾“相亲会”活动,参与人数400多人次,在国际交流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素养,深化品牌打造。

三、体制机制——构筑“阿郎卫士”365实践育人体系,打造师生成长共同体

“365”实践育人体系是指丰富3种体验,深化6种形式,协同5大部门,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砺思想品德、树立崇高理想、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学习动力、夯实专业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师生育人育己、共同成长的实践育人目标。

1.丰富3种体验,培育“阿郎卫士”综合素养。通过团委整合相关社团资源,围绕“阿郎卫士”的载体开展各类普适性的校园活动,拓宽辐射面,注重学生专业角色体验;通过开展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参与度,注重学生实践过程体验;通过开展社会就业调查、企业文化调研等形式,提升认可度,注重学生职业环境体验;从而在普通学生中选拔出优秀的“阿郎卫士”,进行更为深入地培养,为后期利用专业服务社会打好基础。

2.深化6种形式,提升“阿郎卫士”活动内涵。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社团活动式、师徒结对式、上山下乡式、文化创意式、项目课程式、校企互动式等6种主要的活动形式。依托学校的社会实践基地,利用所学专业,结合地情,深入社区基层,有特色地开展实践活动;依托学校的校企合作基地,借助企业见习的机会,提升专业技能和实战能力,并以企业文化更精准地助推校园文化的育人功效。

3.协同5大部门,保障“阿郎卫士”高效运行。在学校党委指导下,学工、教学、科研、校企、宣传等5大部门协同,相继出台《“阿郎卫士”活动项目化管理办法》《第二课堂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创新创业成果学分积累与转换管理办法》《校园文化品牌评选办法》等政策、制度和经费配备,确保各类主体活动高效运行,增强项目的常态化可持续发展。

四、品牌特色

1.以“两山”理论等为指导,充分展示品牌的时代性。“阿郎卫士”起源于环保党支部学习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时,提出组建一支师生党员先锋队开展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并在此后的11年时间里相继结合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了节水宣传、无人机巡河、河道治理、污水疗养院等工作,有效地助力了地方的五水共治工作;金华市金东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样板,全国推广,“阿郎卫士”以此为契机,以“垃圾相亲会”的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宣讲工作。积极参与地方“非遗”保护与传承,城市文明建设,密切关注劳动安全,食品卫生等民生领域开展活动。近5年,志愿者服务工作1000多场次,辐射师生、百姓2万余人次,体现了项目关注社会热点,解决难点问题,培育学生优良品质的立意,充分展示品牌的时代性。

2.以人才集聚优势为依托,充分展示品牌专业性。以专业性社会服务公司、名师工作室为母体,由名师、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领航,依托自身科研平台,实施学校“工匠树人”计划,开设创新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并以“导师制”形式一对一地开展专业培训,以学分制形式保障课程,同时服务社会,普惠百姓。5年来,在导师帮助下,学生参与导师课题500多项,成功申报省新苗计划50多项,省挑战杯获奖6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科技类竞赛获奖60多项。

3.以365实践育人体系为载体,充分展示品牌实践性。项目规划设计了6种实践形式,社团活动式指以社团为单位的社会实践;师徒结对式是指教师学生结成师徒一对一教学和活动;上山下乡式是指教育、文化、科技、法律深入基层提供服务;文化创意式是指企业文化调研、新农村建设、“非遗”保护等活动;项目课程式是指将社会、企业、竞赛项目纳入课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企互动式是指学生到校外基地互动式活动;各种形式的活动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让师生在实践中提升。

4.以省市校精神为引领,充分展示品牌文化性。浙江省在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努力建设文化浙江,“勇立潮头、走在前列”;“婺文化”是浙江文化的有机组成,金华历来具有信义、和美、图强等传统;学校精神为“兼容并蓄 经世致用”。“阿郞卫士”项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社会现实问题,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重点工作,很好地利用专业技能,发挥志愿服务品质,很好地传承了省、市、校精神的核心要义。

五、育人实效

1.服务社会主题明。以“两山”理论和十九大报告精神为理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动指南,紧扣社会热点、民生工程等政府导向,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校学生参与市内文明出行活动,选派志愿者近万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达41680小时。结合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开展节水宣传、污水疗养院、无人机巡河,水质监测调研,参与人数达6000多人次。以金华市金东区垃圾分类经验全省推广为契机,开展“垃圾相亲会”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开展宣讲会、相亲会60多场次。以“护航G20”工作为契机,开展师生文明素养教育和城市文明劝导工作,参与社区、高铁站安检保卫工作,累计参与人数2000多人次,服务时间3万多小时。结合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创作《问道金华山》、《百子灯》、《金华酥饼》、《黄大仙传说》、《邂逅上山》等影视作品20多件,设计古村落保护方案30多项,每年结合社会热点、党的重大会议精神开展各类讲座20多项,有效地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增强了政治素养。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浙江日报、钱江晚报、金华日报等各大媒体对我校“阿郎卫士”社会实践活动均有报道和转载,赢得群众的广泛好评。

2.专业实践成果硕。近年来,学校连续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取得佳绩,无论是获得参赛资格的项目数、获奖项目总数和一等奖数量,均稳居全国高职院校的前茅。尤其在2018年的比赛中,我们有28个项目、29支队伍参加了国赛,达到了总赛项数的64%,总获奖学生数71人和7个项目获一等奖均位居全国第一。学校以“挑战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创新创业系列竞赛活动为抓手,搭建国家、省、市、校四级创新创业竞赛体系,努力培养大学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在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近几年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0项,省级奖项105项。

3.双创教育活力足。我校大学生创业园荣获团中央KAB创业教育基地、金华市首批“青年创客工场”、金华市十大电子商务创业孵化空间、“金华市创业阵地”“金华市青年文明号”等称号,设立了“金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江南分局金职院创业服务站”“金华市地方税务局江南分局金职院创业服务站”,金华市相关行政部门个性化设置了货币出资“零首付”、经营场所“零成本”、服务创业“零收费”等优惠鼓励政策。园区实施创新创业项目“三导师”制,为创业团队对接专业指导师、行业企业导师和校内创业导师,全方位帮扶初创团队成长和项目孵化。截至2018年6月,大学生创业园共招募了十二期优秀创业项目,共孵化188多个优秀创业项目,带动创业就业2063人。现有29个优秀项目在园区进行创业辅导,目前注册公司6家,个体户企业10家,带动创业学生达300余人。创业孵化中心三年来,累计入驻孵化团队60余个,40余个学生团队注册成立公司,多个团队月营业额超过30万元,总营业额突破5000万元。

4.实践育人体系新。学校通过打造实践育人品牌“阿郎卫士”,构建“365”实践育人体系,通过丰富3种体验,围绕“阿郎卫士”的载体开展各类普适性的校园活动,拓宽辐射面,注重学生体验式学习,培育“阿郎卫士”品牌;深化6种形式,开发创新课程,开展专业性社会服务,进行深度企业专业见习,和文化调研,借助企业文化更精准地助推校园文化的育人功效。协同5大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和经费配备,确保“阿郎卫士”的各类主体项目高效运行。本项目充分发挥地方综合高校的优势,利用各个专业资源和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服务,具有很好的育人价值,可以在职业院校中推广。

六、示范引领价值

1.完善机制推动实践育人工作制度化。学院将进一步革新创新课程管理机制,出台《创新课程管理办法》针对大二学生进行“导师制”分流学习,设定课程学分,学院对创新课程进行阶段性的单个独立考核,给予成绩认定。对于考核不合格学生予以阶段性成绩认定折算为工时数与义工银行对接互认,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形式完成创新课程确保创新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和培育;出台《“阿郎卫士”社会服务管理办法》顶层设计保障“阿郎卫士”社会服务体系运行,成立建设工作小组,并在团委成立“阿郎卫士”社会实践中心专门机构,统筹各项与专业结合的社会实践项目,构建“学院-团队-个人”三级社会实践管理机制;出台《大学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使用制度》每年围绕“阿郎卫士”主体服务平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予以经费支持;每年树立一批活动有成效、形式有创新、立意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通过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强化队伍建设推动实践育人工作专业化。以专业化、规范化、团队化地开展师生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在实践育人工作上的主要抓手。一是强化专业教师队伍。打造一支以班主任为主体且具备较好专业技能的师资团队是推动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力量。对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创新课程、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实践育人工作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每年将以“职业高铁”为载体,“请进来、送出去”把校外思想政治领域的专家请进来传宝送经,把考核优秀的班主任送出去交流学习,全力打造一支“懂技术、能创新、会指导”的骨干师资团队,以推动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二是强化学生骨干团队。培养一批骨干学生团队对学校的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起着“传、帮、带”的桥梁作用,是有效实施和开展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生力军;是发动和引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会实践工作覆盖率的主力军;是创建社会实践学生优秀团队,创新社会实践项目, 推动实践育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先锋队。学校将以“学生骨干特训班”为学生团队培养平台,以专业教师为社会实践导师,结合专业学习、社团建设、传统文化、地方文化、活动策划、新媒体运用等多方面技能,以导师制的形式开展团队培训。同时,加强骨干学生的对外交流、挂职锻炼、岗位实践。通过“青春飞扬、书香两岸”浙台大学生交流、流动学生会、社区助理等平台锻炼和提高骨干学生团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以更“接地气”的形式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基层。在塑造榜样,发挥示范作用的同时,增强骨干学生团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从而有效保障学校实践育人平台的常态化运行。

3.创新活动载体推动实践育人工作品牌化。校内外社会实践、创新课程的开展是推动实践育人工作的主要载体,而创新活动载体则是促进社会实践工作品牌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学院将以“以生为本”的宗旨深化品牌、创建品牌和培育品牌,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成长成才提供丰富的平台。一是依托“阿郎卫士”传统品牌活动深化社会实践载体,增强社会辐射力。对目前已具备品牌效应的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检测、五水共治(污水疗养院、无人机巡河)、垃圾相亲会、蔬菜体检、非遗保护、文明劝导等社会服务品牌项目继续深化。二是依托学校技术服务型公司和名师工作室化创新课程。通过“师带徒”的形式开展“实践+育人”的一对一教学。目前全校已具备创新课程60多门,参与师生人数达6000多人次;参与专业性公司服务社会人数达2000多人次;各类国家级技能竞赛获奖1000多人次。通过改革创新,有效地凸显“阿郎卫士”课程化深化对育人的功效。

七、项目提升规划

(一)建设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阿郎卫士”365实践育人体系打造为提升师生思想理论知识水平,增强实践能力,提高奉献意识,促进自身成长的综合性育人载体。

具体目标如下:

1.育人体系更加完备。“阿郎卫士”365实践育人体系,涵盖3种体验,6种形式,5大协同。在此框架下,不同类型和内容的实践育人项目可划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课程和科技研究。四个层级依次递进,为师生搭建了由易到难,由普遍参与到个性发展到成长载体。在接下来的提升过程中,稳步提升各层级的覆盖面,预计到2019年8月,实现社会实践层面覆盖全日制在校生总数100%;志愿服务层面覆盖全日制在校生总数70%且逐年递增5%;创新课程层面覆盖全日制在校生总数2%且在全国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赛事中获奖总量和级别不低于往年;科技研究层面覆盖全日制在校生总数1%且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转化为课题、论文、专利等形式。

2.“5+N”模式更加丰富。在原有工作体系基础上进行丰富拓展,探索在2019年8月建立网络卫士实践育人平台。由校党委宣传部舆情管理科和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安全实验室搭联合建平台架构,建立网络卫士学生社团,持续化开展清朗网络空间行动,营造风清气正的安全网络环境,为广大青年成长保驾护航。同时,项目化选拔培育优秀育人项目,设立项目推进工作组,将推进工作列入所在学院党政和教学该工作计划中并设立考核标准,确保丰富“5+N”模式不断丰富,实践育人平台不断拓展。

3.品牌交流更加活跃。“阿郎卫士”365实践育人体系在不断完备创新的过程中也及时开展了经验交流活动。2017年,阿郎卫士实践队赴台湾开展实践交流活动;2018年,阿郎卫士实践队赴泰国开展交流活动;在多次的对外交流中,成功地将优秀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推广宣传。下一步,在打造“阿郎卫士”品牌的过程中将继续加强同国内高校、港澳台高校和国外高校的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同时推广“阿郎卫士”优秀经验做法。

(二)重点难点突破

1.设立实践育人学分制提升育人实效。对“阿郎卫士”实践育人进行学分制管理。全日制在校生需通过选修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技能竞赛、创新发明、创业实践等方式修满该项学分。确保覆盖全体在校学生,提升实践育人体系实效。

2.打造品牌化项目促进成果转化推广。重视实践育人基地规范化建设,从专业培养目标和地方需求共同出发,推动人才交流和资源整合,打造实践育人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局面。进行实践育人体系拓展项目化申报、推进,设立考核标准,通过课题、论文、专利等检验育人实效。

八、推进方案

(一)工作思路

1.坚持统一规划和分类管理相结合。不断完善领导体制与工作体制。统筹制定提升规划,做好顶层设计,项目化推进实践育人体系内涵提升工程,将推进计划纳入学校日常工作计划,制定考核方案,确保实践育人体系稳步提升。

2.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从“兼容并蓄 经世致用”的学样精神和“知行合一 务实创新”的校训出发,引导学生在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投身实践,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生产劳动、勤工助学、科技发明等,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3.坚持立足专业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立足我校学科设置和专业特色,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密切与实践基地、地方政府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多跑一次改革”“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工作。

(二)进度安排

1.内涵提升阶段(2018.09-2019.08)。在现有“阿郎卫士”实践育人体系基础上进行内涵提升。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鼓励结合专业及学院特色申报优秀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各相关部门制定行动方案、学分认定及课程设置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

2.深化拓展阶段(2019.09-2021.08)。及时总结实践育人体系在完善提升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和经验启示,不断拓展“阿郎卫士”“5+N”模式,深化“阿郎卫士”实践育人体系内涵,推动体系品牌化发展,使其具有一定的社会知晓度。与实践育人基地展开深度合作,开展人才互访、项目研究、成果转化等工作,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和水平。

3.持续推进阶段(2021.09-)。一是优秀项目推广,形成“专业——学校——国内——国际”四步走的布局。二是师生参与度不断提升,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创新课程和专业研究四个层级覆盖面不断扩大。三是组织建设持续完善,建立不同类别的实践育人学生社团,配备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四是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对实践育人体系进行总结提升,品牌项目成果不断凸显。

九、主要措施和创新举措

1.提高需求对接精度

(1)建立需求调研机制。各个子项目在开展实践活动前需开展需求调研工作,根据调研反馈制定活动方案、选派参与人员,确定活动形式。确保有的放矢,不盲目开展实践活动。

(2)加强专业指导队伍建设。选拔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教师担任具体实践育人子项目的指导老师,结合实践地需求和自身专业领域,组织学生开展高质量,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活动。

2.增强实践服务效果

(1)规范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完善基地建设管理制度、开展校地互访、重大项目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升实践育人质量。建立校地实践育人成效互评机制,通过互评不断加强实践育人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补足短板。

(2)不断深化校地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积极转化项目成果落地,加大宣传力度,定期开展成果总结,经验分享活动,营造实践育人浓厚氛围,不断提升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发挥品牌示范引领作用。

3.提升实践育人成果

(1)通过构建“阿郎卫士”实践育人体系,进行学分制管理。确保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在校学生全面覆盖,不断提升育人体系知晓率、参与率。同时,通过搭建广阔社会实践和锻炼平台,让广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真正做到教育效果突出,学生认可度高,逐渐发挥品牌效应。

(2)总结经验做法,在不同专业群之间进行复制推广。“阿郎卫士”“5+N”模式特点在于结合专业群背景,同时具备强大的可推广性。在不同专业群中凝练共性典型,可推广至全校范围。

4.促进资源整合利用

(1)统一规划和分层管理相结合。打造“阿郎卫士”365育人体系大品牌,大核心效应。利用品牌效应将可调配资源进行整合,对于可复制、可扶持的子项目进行资源倾斜,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2)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实现育人成效良性互利。继续实施“百校连百镇”“双百双进”工程。加强在人才互通,挂职锻炼,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等深度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等作用。同时,通过优秀人才交流、挂职锻炼体会分享、社会实践评比、创新创业成果展等方式不断营造良好的校地合作氛围。

十、条件保障

(一)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实践育人精品项目工作小组”。由学校党委领导,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教务处、校企合作处、科技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职能部门参与,统筹规划实践育人体系提升工作,完善健全各项体制机制,将提升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2.实行分级管理,组建分项目建设团队。成立由所属二级学院领导、相关专业主任、团委书记、辅导员等组成的子项目建设小组,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并负责项目具体实施与检查。相关职能处室按分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建设项目进行管理、检查、监督,并对建设项目在经费、人才和物质条件上给予全力支持和配合,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和倾斜。

(二)制度保障

学校现已有学分制社团管理及学分认定制度、学科竞赛获奖课程学分认定制度、设立“2+1”创业实验班等。接下来,将制定实践育人学分认定及管理办法,对实践育人体系进行学分制运行,确保覆盖全体学生。制定专项自己管理办法,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严格按照各级财政的要求,统筹安排、使用、监管专项资金,确保预期目标的实现。

(三)经费保障

学校也将积极筹集实践育人体系建设资金,同时申请省财政支持。项目专项资金按照“统一预算、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结余留用”的原则,实行项目管理。根据建设方案,专项资金严格按照建设周期、建设内容分别核算,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合理,并发挥最大效益。联合审计、监察、财务、保卫、后勤等部门建立预警组织体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