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官方网站!
关注我们
特色案例

创作文化传承品 培养文化传承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是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徽商文化是一种发端并形成于皖南徽州地区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徽商群体熠熠闪光的精神与品质,对身处社会转型时代的青年学生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将徽商文化融人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之中, 融入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之中,必将成为对高职院校专业学生进行商业素养教育的最佳素材和宝贵资源。安徽财贸职业学院的学生基本来自安徽省内,高职毕业生大多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将徽商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相互融合,有利于学生接受徽商文化,有利于徽商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有利于为本地区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商业人才。

一、背景和基础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坐落在人文荟萃、环境优美的合肥翡翠湖畔大学城,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示范性高职院校,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学院创建于1964年,依托人文徽州的深厚内涵,凭借五十余年的办学底蕴,坚持“传承徽商文化,培养财贸精英”的办学理念,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唱响徽文化、打好徽商牌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学院坚持将徽商文化引入人才培养过程,牢固树立培养具有“能财会贸、财贸双全”职业特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帮助学生树立财贸职业使命、规划职业生涯、养成职业品格、提高文化底蕴、传承徽商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自2007年以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把传承徽商精神、弘扬徽商文化作为己任,形成了“传承徽商文化,培养财贸精英”的鲜明的商科院校办学特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与广泛好评。

一是自编并正式出版了校本教材《徽商》,在全院12000多名学生中开设选修课《徽商文化》,强化各个专业学生的基本素养教育,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徽商人才;

二是为营造良好的徽商文化育人环境,学院建设了徽商文化中心广场,塑立了徽派的七位名人铜像,有珠算鼻祖程大位、徽商泰斗胡雪岩、职教大家陶行知、财政学家王茂荫、计算机专家慈云桂、儒学大家朱熹、著名画家黄宾虹,继2010年以“珠算鼻祖”程大位、“徽商泰斗”胡雪岩和“职教大家”陶行知之名,分别命名会计学院、贸易学院和管理学院,2016年学院又将原财税金融系更名为茂荫财金学院,原旅游管理系更名为朱熹文旅学院,原电子信息系更名为云桂信息学院,原艺术设计系更名为宾虹艺术学院。学院以徽州地区历代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领域的代表人物王茂荫、朱熹、慈云桂、黄宾虹之名命名其他教学系,进一步拓展了学院“传承徽商文化、培养财贸精英”办学特色的内涵与外延;

三是在学院图书信息中心建设了300多平米的徽商文化展示厅,全年举行徽商文化图文展览,对在校生与参访者进行徽商文化教育,尤其是进行新生入学教育,意义重大;

四是架构财贸素养教育体系,搭建财贸素养智慧平台,以传承徽商文化教育为核心的五阶段五主题教育(第一学期爱心教育、第二学期诚信教育、第三学期责任教育、第四学期创新教育、第五学期创业教育)。把徽商文化教育融入“五阶段五主题”教育板块之中,以提高学生的徽商文化底蕴。结合财贸素养教育计划,举办徽商大讲堂,对学生进行各类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

五是适应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加快了徽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进程,使徽商数字图书馆成为徽商信息的资源宝库,徽商研究的百科全书,徽商朋友的联谊会所,徽商言论的精彩讲堂,天下徽商的心灵家园,徽商天下的知识智囊。其栏目包括徽商史踪、徽商动态、徽商传人、徽商心语、徽商辞典、徽商图片、徽商视野、徽州文化、徽商名人堂、现代新徽商、天下徽商联谊、徽商天下论坛、胡雪岩研究、徽商人才信息、各地徽商商会通联等等;

六是学院成立了专门的徽商文化的学术理论研究机构——胡雪岩研究所,采取专兼职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徽商文化的研究与推介。同时,还在学院的学报上开设专门研究徽商精神与徽商文化的“胡雪岩研究”专栏,截至目前,已经发表专栏文章50余篇。

七是为弘扬和继承中国女性的独特魅力,使女生们能够视野开阔、 心有向往、才情增长、智慧飞扬、通达乐观、自信善良、性格开朗、健康向上,在关工委的牵头引导下,学院开设“淑女学堂”,是创建徽文化特色的又一创新举措 ,通过在“淑女学堂”中研习《茶道》、《花道》、《书道》、《容道》、《孝道》、《礼 道》、《家道》,成为知书达理、温润恭谦的“淑女”,成为饱腹诗书、秀外慧中的“才女”,成为贤 良文雅、大孝无痕的“孝女”,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信阳光、自强自立,最终成为大气优雅、内外 兼修的当代优秀女大学生。

综上所述,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在弘扬徽商文化、推广徽商精神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二、特色做法

在学院万紫千红的徽文化项目中,宾虹艺术学院一直在努力营造更高水平的艺术熏陶。为此开展以下工作:

(一)构建“国学今用系列”传统文化公共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是专业延展课程,根据高职院校学制短、课程多、高职学生理论素养较弱、实践能力较强等特点,开设18门公共必修课程,每位学生每学期选择两门,这18门课程包含八大艺术方面(涉及音乐、舞蹈、书法、影视、戏剧、戏曲、美术、彩妆),纳入全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门课程都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018年开始普及网络教学,实现了全校学生线上线下交互学习。

公共艺术选修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课时总数

理论

实践

课程名称

学分

课时

总数

理论

实践

艺术选

修课

艺术欣赏

2

36

18

18

体育与健康

2

36

18

18

摄影

2

36

18

18

黄梅戏赏析

2

36

18

18

商务礼仪

2

36

18

18

交谊舞

2

36

18

18

篮球

2

36

18

18

音乐

2

36

18

18

彩妆

2

36

18

18

书法

2

36

18

18

啦啦操

2

36

18

18

戏剧

2

36

18

18

演讲与口才

2

36

18

18

影视欣赏

2

36

18

18

插花艺术

2

36

18

18

美术

2

36

18

18

徽商

2

36

18

18

服饰搭配

2

36

18

18

 

 


(二)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通过宾虹艺术学院师生的前期调研论证,深刻感受到继承和发扬安徽传统陶瓷艺术,能够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黄山祁门是一座千年古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祁门生产瓷器始于明代,有着悠久的历史,70年代祁门瓷厂的产品更是享誉国内外,至今拥有许多传承艺术技艺,具有工匠精神的艺术家。为了让学生了解安徽制瓷业悠久的文化历史,传承弘扬安徽徽文化中陶瓷制作这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开始陶艺教学,是环艺专业《装饰艺术设计课》中的一项学习内容,我们邀请原祁门瓷厂高级陶艺师、禾美陶艺馆馆长何健老师担任客座教授,借助“高管进课堂”、“徽商大讲堂”“翡翠艺术大讲堂”等渠道,教授学生泥条盘筑、拉坯、雕刻、青花彩绘等,保证了陶瓷制作这一技艺传承特色工作能持续性地持久开展起来。正是因为有了前期的基础,2017年5月,宾虹艺术学院把陶艺制作课列为动漫设计专业2018级新生人才培养方案中的2017级新生基础课程,每周2节课时,共计36课时,安排专业老师参加全国陶艺制作中级培训班的学习,立志培养和造就一批拥有安徽传统民间工艺素养的青年艺术工作者。

宾虹艺术学院一直尝试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陶艺制作环节,潜移默化的指导学生进行陶艺彩绘和泥条盘筑制作,默默耕耘,以陶艺制作教学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卓有成效。2016年9月,安徽省经信委举办安徽省第三届工业设计大赛陶瓷专项赛,我校专业教师带领大一学生参加陶瓷彩绘类比赛,获得一个三等奖、两个优秀奖;奠定了陶艺制作的良好基础。2016年11月,在首届(九华山)全国禅意设计大赛中,陶瓷彩绘《混沌》获得银奖,陶瓷彩绘《青花》获得铜奖;2017年9月,参加安徽省经信委主办的第四届全省工业设计大赛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陶瓷作品《青花烙印》、《指尖的幸福》分别获得三等奖;2018年11月参加“九华杯”全国第三届禅意设计大赛获得金奖一组,银奖四组,铜奖四组。2018年参加安徽省经信委主办的安徽省第五届工业设计大赛,陶瓷系列作品《中国梦的水墨绘本》、《东渡。太清》、《仓颉的情书》获得三项三等奖。在2017-2018年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中,获得国赛三等奖两个,省赛一等奖一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26个。在2018年的安徽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一个金奖,四个银奖,四个铜奖。

2016首届中国(九华山)禅意设计大赛颁奖现场

 2018年九华山蝉翼设计大赛金奖获得者—陈红

2018年九华山蝉翼设计大赛现场我校的展台

 (三)打造陶艺教学团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

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

2016-2018年间,我们在巩固原有教学特色的基础上,拓展了学校陶艺制作教育的内涵,通过大国工匠进校园、艺术写生作品展、陶瓷乐烧展示、非遗技能展示等活动,将专业课程融入传统文化与徽商文化,让学生们感受艺术魅力,吸取艺术精髓,发扬工匠精神,弘扬徽商文化。创建了浓厚的陶艺制作文化氛围,为创建优质教育奠定了基础。

1、开展“蹲苗式”锻炼,着力造就一支熟悉徽文化工艺、好学肯干的教师梯队

综合运用“请进门”“上门学”“出去练”等多种方式,推动课堂教学和田野艺术实践融合发展。推动老师放下架子、弯下身子向自学成才的工艺大师拜师学艺,聘请何健、朱兆龙、戴里平、丁南洋、张静茹等徽州工艺大师担任客座教授、实训教授等,实战派老师和学院派老师同台竞技、相互砥砺;借助学院平台,通过实施“双基双挂”工程,派遣中青年骨干教师到陶艺企业挂职锻炼,努力提升专职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素质,不断完善“双栖型”师资团队建设;从2016年起,接连选派老师和学生到禾美陶艺馆、寿县彩陶、繁昌窑进行训练培训,让老师们走出象牙塔,走到乡土间近距离接触徽文化传统工艺。

安排老师在禾美陶艺馆系统学习

师生共同学习、培训

2、在学生中成立陶艺社团,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2017年成立了“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陶艺制作协会”,立足宾虹艺术学院的专业学生,面向全校招收成员,利用双休日,带领学生前往校外的各个陶吧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利用课间在校内辅导学生体验陶艺制作的快乐。每年定期在学院组织“大国工匠进校园---乐烧”体验活动,让学生们亲眼目睹见证泥与火的艺术,感受中国陶瓷艺术的博大精深。

学院团委一直很重视传统文化兴趣社团的建设,以学生为主体,以琴棋书画诗礼茶等生活雅艺为修身内容,让学生在雅艺研习、技艺竞赛等活动中涵养身心,唤起文化自觉。目前学院有121个学生文化社团,其中涉及徽文化传承和非遗项目传承的学生社团就达23个,以2108年为例,社团注册人数达3126人。学生社团为中博会、文博会、家博会等大型活动提供服务,展现了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

“艺术风”学生作品展览

“艺术风”学生作品展览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大国工匠进校园---乐烧活动现场

2018年罗虹院长亲临现场指导乐烧活动

2018年吴晓光院长助理亲临现场指导乐烧活动

国学社承办全省高校高校国学社团高峰论坛

传统文化节日是安财贸学生最喜欢的社团活动之一

3、广纳贤才,组建艺术顾问团队

陶艺制作工作要发展,就要有专家的指导,我们定期邀请名家到校开展翡翠艺术大讲堂、徽商大讲堂等讲座,进行交流互动。目前我院已有陶瓷类客座教授四人,分别是彩绘高级工艺师张静茹、高级陶艺师何健、高级工艺美术师戴李平、安徽省陶瓷艺委会主席丁南洋,他们负责我院的陶艺制作兼职教学、实训指导、大师工作室等工作。每年写生期间,宾虹艺术学院都带领学生参观景德镇雕塑瓷厂、景德镇陶瓷博物馆、陶溪川创意市集、大学生陶瓷创意市集,丰富陶冶学生的艺术创作视野。

徽商大讲堂例举

2017年3月14日

第三期徽商大讲堂(一):

陶瓷艺术设计制作

何健(禾美陶艺馆馆长)

2017年3月15日

第三期徽商大讲堂(二):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民间场

安徽知名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张源平教授和合肥双年展的艺术总监、行为艺术家、实验戏剧创作者李小燕老师

2017年5月4日

第三期徽商大讲堂(三):

砚里砚外——雕刻技法传承与创新

国家技能一级(高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安徽省歙砚雕刻项目非遗传承人方韶

2017年5月9日

第三期徽商大讲堂(四):

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现状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许凯明副教授

2017年5月17日

第三期徽商大讲堂(五):

互联网+发展历程与现状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大数据管理专业委员会首席技术官、国家发改委互联网+重点示范项目技术负责人、合肥城市云数据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范寅

2017年6月5日

第三期徽商大讲堂(六):

大型活动策划与管理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节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卢晓教授

何健老师授课

张静茹老师授课

4、创立又及陶吧,孵化学生创业
2017年10月,2016级学生刘志祥、朱正稳、钱鹏娟、袁伍仪四位同学,励志创业,在学院三创中心大学生创业园成立创建了“又及陶吧”,正式开启了大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特长创业的探索之路。又及陶吧开设大学生陶瓷体验互动项目,开发建设的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主题体验基地”产业化运营项目。以合肥大学城大学生为主力消费团体,在现实的体验中,寓教于乐,同时我们还以放射状向周边社区、小学、幼儿园辐射,迎合家长休闲聚会、亲子教育的需求,构建出传统文化020产业链模式。

又及陶吧课间吸引同学们来制作体验

学生创立的又及陶吧现场,顾客的作品和现场体验

又及陶吧在周边社区做培训宣传

 培养传承新人,当好伯乐,留住匠心。又及陶吧是在校内孵化学生的创业项目,在校园中扶持帮助学生活学活用传统工艺,形成品牌,做大做强。

(三)整合产学研资源  推动徽文化文创艺术产业发展

1、做好文化传播,当好“加速器”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如何让非遗“动”起来而非“冻”起来,把学院开展的“五阶段五主题”活动和传播传统文化自然融合,助推陶瓷艺术走进学生生活,站在振兴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高度开展双基双挂工程,推动产教融合。

2、做大文化资源,当好“智囊团”

响应安徽工程大学艺术研究所的号召,联合省内高校院所、文化企业成立“安徽艺术院校产学研联盟”,整合产学研资源共同推动徽文化文创艺术产业发展。积极推荐学院老师担任省工艺美术家协会成员,参政议政,当好代言人。

3、做实文化平台,当好“联系人”

发挥学院资源优势,2015年在和县蔬博会设立专业展厅,2016年在池州会展中心设立专业展厅,2017年与苏州文化产业园签订初步意向,设立专业展区,展示我校学生扎染、陶瓷、沥粉贴金画、装饰漆画等工艺文化作品;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当地企业。2018年应合肥市庐阳区社区委的邀请,在合肥公园道一号举办专场安财贸学生优秀作品展。

2016年在池州会展中心设立作品展示台

2015年在和县蔬博会现场设立展台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艺术作品进社区活动受到合肥市团市委领导的一致好评

三、未来展望

今后,我校将坚持做好陶瓷艺术的传播,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做好“三进”工程,积极推进陶瓷艺术“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打造财贸素养主题活动工程,把优秀的徽商传统文化寓教于各种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大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开拓进取、贾而好儒的新徽商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注重专业素养与非专业素养同步提升,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继续探索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应用研究和实践教育,强化非遗文化在校园的联动作用和深刻影响力。融合地域特色,传承非遗传统技艺,探索具有传统技艺传承特色的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模式,争取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