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官方网站!
关注我们
特色案例

聚众智让非遗不遗 传绝技以匠心化人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承与创新”优秀案例申报材料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优秀骨干院校,以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推进传统手工业技艺传习传承与创新探索培育集素养、技艺与创新于一身的民族文化传播者和职业人为己任。学校通过与“百年名社”西泠印社携手并联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院校共建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传统手工业(非遗)技艺传习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打造“一馆一库一平台一基地”模式,实现了名社与高校有机结合,反哺社会、服务公众。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及推进传统手工业技艺传习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与探索得到了人民网、新华社、《香港文汇报》《浙江日报》《浙江工人日报》《浙江教育报》《钱江晚报》《每日商报》《杭州日报》《青年时报》、浙江卫视、杭州网、杭州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各级各类媒体的报道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思考与实践

“非遗”,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作用,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蕴藏着传统文化最深的根源,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杭州市属高职院校,必须责无旁贷勇担起非遗文化传承与技艺传习的使命。近年来,学校在杭州传统手工业(非遗)技艺传习传承与创新方面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调查中发现,目前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中存在问题主要有:后继乏人、匠心缺失、技艺创新能力弱等等,特别是重技能传授轻“匠心”培育、重“输血”保护轻“造血”机制建设的现象比较普遍。
为了破解上述难题,做好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2015年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创业基地”(如图1所示),首批引进了金石篆刻、中式旗袍、雕版印刷、

图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创业基地成立仪式暨西泠学堂揭牌仪式

全形拓、油纸伞等五个项目。在此基础上,与百年名社西泠印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西泠学堂”,探索以“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非遗传承人。2016年,学校成功申报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传统手工业(非遗)技艺传习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以下简称“非遗教学资源库”), 以期能培养一批集素养、技艺与创新于一身的民族文化传播者和职业人,探索从根本上破解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二、主要举措

在杭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非遗教学资源库为载体,以联合“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共建为重点,整合政府部门、职业院校、民间组织和名家大师四方资源,打造“一馆一库一平台一基地”模式,构建 “道”(匠心素养类)、“器”(技艺传习类)和“术”(技艺创新类)三类课程体系,形成线上线下“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教学形态(如图2所示),建设集传承、教学、创新于一体的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努力培养一批集素养、技艺与创新于一身的民族文化传播者和职业人。

图2 非遗教学资源库框架图

(一)建成“一馆”,实体数字一体化。在学校图书馆大楼建设非遗博物馆(如图3、图4所示),根据传统手工业(非遗)技艺项目的不同级别,建设包含世界级、国家级、省级等各级具有吴越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非遗)博物馆。馆内采用多媒体介绍、3D虚拟漫游、VR体验、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展示非遗技艺和文化。资源由数字图文、音视频、实物精品、大师藏品组成,包括数字资源2000个、收藏学生作品150件、企业捐赠作品100件、大师精品50件。预期参观体验10000人次/年。

图3 非遗实体馆效果图

  图4 非遗3D虚拟馆

(二)建好“一库”,教学传承一体化。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设思路,系统开发出集“道(匠心素养)”类、“器(技艺传习)”类、“术(技艺创新)”类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如图5所示)。资源库课程总数已达21门,包含“道(匠心素养)”类课程《风骨—从西泠印社看中国文人的执着和坚守》、《大国工匠》、《传统手工业作品欣赏》(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和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负责建设)3门,“器(技艺传习)”类课程《金石篆刻》、《龙泉青瓷》(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负责建设)、《雕版印刷》、《中国丝绸》、《中式旗袍》、《宁夏刺绣》(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负责建设)、《西湖油纸伞》、《开化根雕》(浙江省开化县职业教育中心负责建设)、《漆艺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负责建设)、《全形拓》、《剪纸艺术》11门;“术(技艺创新)”类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与经营概论》、《非遗产品创新与研发》(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负责建设)、《非遗产品会展策划》(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负责建设)、《非遗产品互联网推广》(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负责建设)、《非遗产品包装设计》(黎明职业大学负责建设)5门。开发制作课程视频、教学课件、微课、动画、图片文本等颗粒化资源11000多个,其中视频5855个、图片3107个、文档1890个、实物400件。建成双语界面非遗教学资源库门户网站,努力营造良好国际交流环境。

图5 非遗资源库课程体系

(三)搭建“一平台”,线上线下一体化。依托“互联网+”技术与手段,打造“O2O复合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界面与PC机、手机APP(如图6所示)有机融合,为院校老师、学生、企业员工、国内外爱好者四类用户提供PC、移动APP等学习方式,实现“能学”、“辅教”,推动“学习者为中心”的教与学模式变革。目前平台项目注册用户达15760人。

图6 微知库app二维码

(四)用好“一基地”,传艺创业一体化。建设非遗传习创业创新基地,目前已完成石篆刻、雕版印刷、中式旗袍、西湖油纸伞、全形拓、剪纸艺术等10个校内外大师工作室建设,聘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大师)承担课程教学。同时,还建有非遗体验中心设立制作体验区、VR体验区、非遗衍生品区和众创空间。众创空间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孵化非遗相关创新创业项目(如图7、图8所示)。

图7 非遗传习创业创新基地

图8 学生作品获外观专利

 

三、特色做法

(一)校“社”紧密合作,“百年名社”走进校园
学校与“西冷印社”牵手合作,成立“西泠学堂”,百年名社走进校园。创建于1904年的西泠印社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篆刻的主要传承代表单位,具有强大的实力文化品牌影响力,为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艺术团体,在国际印学界享有崇高地位,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学校与西冷印社牵手合作,双方共同探索“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非遗传承人。其近500名名家社员成为基地的宝贵师资(如图9所示)。

图9 校“社”紧密合作

(二)实施共建共享联盟机制,开创内外并举联动效应

联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黎明职业大学、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浙江省开化县职业教育中心10所院校,成立共建共享联盟,明确成员单位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如图10所示)。充分利用联盟成员单位的优质资源,共同开发、上传、使用资源,形成具有多项功能并举的开放式的专业交流与服务平台,提供跨学校、跨地域、跨领域、跨国界的非遗技艺优质资源共享,增强非遗教学资源的普适性,实现非遗资源的共享、更新和持续发展,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成效,推动非遗项目的技艺创新,顺应大国工匠精神培育和传统文化代际传承、创新的发展需要。

 图10 实施共建共享联盟机制

(三)开设“大师班”,“非遗大师”收徒授课
在全校开设非遗课程“大师班”,作为人文素质选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师班”以每班15-20人的小班化规模,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每周三下午在基地进行授课,现已开设《金石篆刻》、《雕版印刷》、《全形拓》、《油纸伞》、《中式旗袍》教学工作(如图11所示)。参加“大师班”授课的学生数已近800多人次。

图11 《金石篆刻》授课现场

(四)发挥社团优势,定期举办非遗文化节 

依托融文轩书画社团、传统文化社团、指尖手工社团等学生社团载体,每年开展非遗文化节系列活动(如图12、图13所示),通过文化论坛、非遗技艺展示与体验、学生文创作品展销等形式,让学生走进非遗、了解非遗,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深植。

图12 每年举办“非遗不遗 匠心传承”文化节活动


图13 学生社团文化节

(五)积极开展参观交流,大力传播非遗文化

开展“非遗进社区”活动、中小学生反哺教育和国内外非遗文化交流等社会服务。学校与下城区社区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非遗文化弘扬与传承、专业社团融入社区发展等方面合作。积极组织参加“匠心传承在希腊”文化交流活动、杭州市属高校非遗教学成果展、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7年年会雕版印刷技艺展示、西泠印社丁酉春季(秋季)雅集志愿服务活动、非遗进校园展览会等非遗文化展示交流活动10余次。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反哺教育和两岸文化交流,接待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台湾中原大学、杭州市中小学生来访参观人数达6800人次(如图14-图18所示)。

图14小学生反哺教育活动

图15 参加杭州市属高校非遗教学成果展

图16 西泠印社丁酉春季雅集志愿服务活动


图17我校非遗教学资源库入驻下城社区学习教育平台


图18 驻希腊大使一行来我校考察

四、主要成效

(一)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促进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
“一馆一库一平台一基地”的建设,为全国高职院校进行非遗相关专业建设与教学,为非遗相关企业培训及专业人士创意设计与传统文化应用创新,为国内外爱好者自主学习提供专业化的优质资源服务,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创新,有效解决了非遗项目保护中存在的两大问题——重技能传授轻“匠心”培育,重“输血”保护轻“造血”机制建设。

(二)构建了多元学习机制,提高非遗人才培养针对性
“匠心素养类、技艺传习类、技艺创新类”三类线上课程,采用PC、APP等学习方式,线下建成非遗博物馆、传习创新基地和非遗体验中心,并引进技艺传习真实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为受众者提供互联网时代下的多元培养路径。让各类用户获得更加直接的教学指导,能更加便捷地分享丰富多样、先进实用的教学素材与信息,从而提高了非遗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

(三)实现了多方共建共享,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政府部门、职业院校、民间组织和非遗传承人共同参与非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更广阔的平台上进行多方合作共建共享。通过国家非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项目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引入了新型的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理念,这些都积极促进了学校的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资源建设能力和社会组织协调努力,使教学实践水平得到整体显著的提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