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官方网站!
关注我们
理论探究

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

民生是天大的事情,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重点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引人注目地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强调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并首次提到今年要对高职院校实施扩招100万人。职教战线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意图,以就业为导向办好职业教育,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压力巨大


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面对的是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给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市场预期带来不利影响,国内新老矛盾交织,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对就业产生深刻影响。在这样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一方面,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屡创历史新高,2019年达到834万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近1400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此外,我国现有退役军人5000多万人,并以每年几十万人的速度递增,就业总量压力仍巨大。另一方面,随着科技进步加快和产业调整升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趋突出,企业裁员和招工难、“有人没活干”和“有活没人干”并存,技术技能人才短缺特别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很大。根据100个城市的统计数据,2018年求人倍率(招聘岗位数与求职人数的比值)始终保持在1以上,四季度为1.27,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一直都大于2。


2.解决就业问题根本靠职业教育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往往有惊人的相似。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时期,国家实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政策,引发了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潮”,失业尤其是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针对世纪之交出现的失业问题,200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通过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强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聚焦解决促进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特别是为促进就业创业、保障改善民生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2019年初,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全力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我国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2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超过90%,近70%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县市就近就业。近三年来,850万家庭的子女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职业教育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办好职业教育,是人民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声。


3.破解就业总量压力关键在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职业教育不单是职业学校教育,还包括职业培训。职业院校要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扩招100万,一定会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巨大压力。面向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群体,既可以开展全日制寄宿教育,也可以开展全日制走读教育;既可以开展学历教育,也可以开展职业培训。关键是要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提升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群体的就业能力。


4.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核心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是一所学校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扩招100万,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一是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二是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将企业一线的工程师及技能大师引入职业院校课堂,既可以解决职业院校教师脱离生产技术一线的问题,又可以解决扩招带来的师资短缺问题;三是地方政府要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四是强化质量评价。建立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并进行检测与评价。


作者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陈秋明

来源 | 《中国高教研究》


返回